米乐在什么都很快的服装业它通过“慢”突出重围丨品牌新事

  服装新闻       |      2023-05-29 14:34:09

  米乐亚马逊创始人兼CEO杰夫·贝索斯曾有一句经典名言,他说:“把所有资源all-in在不变的事情上。不要问我未来十年什么东西会变,而要问未来十年什么东西是不变的。”

  在1997年的“致股东的信”中,贝索斯首次提出了长期主义的观点,但21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,也曾让亚马逊备感犹疑。

  那时,贝索斯邀请了管理学家、《基业长青》的作者吉姆·柯林斯前来给企业培训问诊。吉姆·柯林斯的结论是,亚马逊当下并不需要一条新的业务线,而是需要找到以自身优势为核心的“增长飞轮”,并推动其自运转。

  这让贝索斯进一步坚定了长期主义的信条,在全球互联网产业的激烈竞争中,亚马逊得以进化成世界级的互联网科技巨头。

  亚马逊的故事说明,企业顺风顺水时,保持长期主义的商业定力是很容易的,但难就难在处于逆风环境下,是否还愿意聚焦在那些“不变”的东西上,沿着正确的方向一直走下去。

  时代潮流变迁,年轻一代消费者审美日益流变,如何找到“不变”的东西,让整个品牌和企业有更持久的生命力?

  你们有没有发现,很多前几年耳熟能详的一线品牌,这几年快速衰落了,在大街上甚至都找不到它们的门店?

  国家统计局前几年曾公布了一个有意思的数据,改革开放40年来,国人的衣着消费支出大幅增长,城乡居民人均衣着支出增长均超40倍。

  随着消费升级,大家穿衣越来越讲究,也越来越舍得投入了。这种海量的刚性需求,孕育了一个又一个知名品牌的诞生,高端服饰消费市场也在快速成长壮大。

  但服装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、厮杀激烈的领域,2021年,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(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)企业多达12653家,比2020年减少647家,同比下降4.86%。

  在新品不断涌现的同时,每年都有大量的服装企业走向消亡。如何成功穿越周期,或者说如何理解长期主义,成为困扰服装企业的一个生存难题。

  在传统观点看来,服装属于时尚产业,时尚风向说变就变,必须紧跟潮流,要不断进行产品更新和款式迭代,占领消费者的心智。用慢工出细活的精神聚焦单一品类,是相对笨拙的。

  近些年来,服装领域就不乏持续深耕细分市场多年的品牌,业绩一路增长,并成功穿越疫情的周期。以主打高端运动休闲服饰的比音勒芬为例,它最近还收购了两大国际品牌“CERRUTI 1881”和“KENT&CURWEN”的全球商标权,展现出本土品牌走向国际的决心。

  比音勒芬成立于2003年,成立二十年来持续深耕高尔夫服饰的细分赛道,二十年专注于“一件”服装,如今不仅是中国国家高尔夫球队合作伙伴,更是高端运动服装行业的佼佼者。财报显示,2022年前三季度,比音勒芬营业收入为22.25亿元,同比增长13.02%;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9.12亿元,同比增长20.10%,营收、净利同比双增长,其零售价千元的T恤年销量高达370万件。

  据中国商业联合会、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最新统计,比音勒芬高尔夫服装连续六年(2017—2022)综合市占率第一位,T恤连续五年(2018—2022)同类产品综合市占率第一位。

  相信很多人会有疑问,一家从高尔夫服饰起家的服装企业,为什么能从相对小众的细分市场杀出重围,逐渐成长为高端运动休闲服饰的一个重要品牌?

  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,是因为在比音勒芬之前,国内的高端服装品牌,还没有成功的案例。而且,按照传统的商业视角来看,比音勒芬的成功是有些反商业常态的。

  一方面,它是在2003年,在高尔夫运动远远没有在国内普及的时候,就大胆地选择高尔夫服饰的赛道切入;另一方面,二十年时间里专注一个细分品类,这不同于大多数企业横向多品类、多元化扩张的商业逻辑。

  但比音勒芬后来的成功,恰恰证明了专注于高端细分的商业路径,天花板远远比想象中的要更高。

  近些年来,随着经济不断发展,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,一大批购买力强、对品牌附加值有强烈偏好的高净值人群涌现出来了,他们对穿着层次和品质有较高需求。

  体育运动普及度也在不断提高,高尔夫、瑜伽、滑雪乃至飞盘等,一些曾经小众的运动,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,这带动了体育运动休闲服饰行业的壮大——数据显示,2016年到2021年,国内运动服饰行业年均复合增长达到20.1%,在服装各子行业中排名靠前。

  国内市场不乏运动休闲服装品牌,但传统品牌只能提供大众化的穿搭解决方案,它满足不了细分运动消费者对细分运动品类的专业需求,更提供不了高端消费者所需要的身份认同,比音勒芬则正好填补了空白。

  首先,几十年如一日地专注细分赛道,让它沉淀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,让一件简单的衣服处处彰显着匠心、专业和品质;其次,通过绑定高尔夫运动纵向深耕,比音勒芬塑造了高端品牌形象,可以满足精英中产们的身份分层需求。

  中国消费市场最大的优势在于,拥有一个海量的国内大市场。依托高尔夫DNA,延伸成为高端运动休闲赛道,也能形成大规模的经济效应,专注一个品类也能撑起一个大市场。

  长期主义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概念,它的本质在于理解商业的周期。比音勒芬的成功,恰恰体现出其对高端运动休闲服装行业成长周期的精准预判。

  很多人说,选择比努力更重要。运动休闲服装是一个充分竞争的残酷市场,比音勒芬能够成功突围,当然不仅是因为“选择”对了趋势。

  比音勒芬的目标客群,主要是认可高尔夫文化、高收入的大城市人群,这类精英群体愿意花高价购买一件T恤,愿意为品牌支付溢价,同时也有着苛刻的品质需求。没有一流的产品力,品牌很快就会被消费者“拔草”。

  如何提高产品力?比音勒芬的一个重要手段是,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来进行研发创新,将创新理念渗透到服装设计、生产的全流程中,用技术创新为产品力背书。

  财报显示,自2017年至2021年,比音勒芬各年度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795万元、4632.54万元、5910.59万元、6480.49万元、8338.81万元,占各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3.88%、3.37%、3.24%、2.81%、3.07%,在服装行业处于较高的水平。

  大力度的研发投入,直接转化成专利成果。据统计,目前,比音勒芬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、实用新型、外观设计等专利数量超过150项米乐。这些专利成果的应用,实打实地解决了消费者的一些现实痛点米乐。

  以夏日必备单品之一的T恤为例,很多消费者都有过类似的烦恼——衣服耐穿性的不足,在多次洗涤之后容易变形、褪色、显旧,穿上去不精致、不体面,严重影响穿着体验。

  比音勒芬的技术优势,这时就体现出来了。以爆款单品小领T为例,它采用比音勒芬研发的BT_Gritty黑科技米乐,通过改变纤维结构,韧性是普通面料的三倍,不仅着色效果好,而且异常稳定。

  经检测,这款单品300次洗涤后仅有-0.2%至-0.1%的尺寸变化米乐,小于国家-6%至+3%的水洗后变化需求,色牢度高达4级,高于国家标准的3级,99%的受试者反馈,小领T不变形不褪色。并且UPF防晒指数高达50+,可有效隔离95%以上紫外线。

  专注产品力的提升,为消费者的痛点提供解决方案,体现在技术创新应用层面,同样体现在研发设计环节。

  比音勒芬的理念是“汇聚世界力量,做好一件衣裳”。仅仅设计团队,就来自中、英、韩米乐、意等国家。在先进的研发设计理念加持下,从版型到面料再到工艺,工匠精神渗透在每一件T恤的每一处细节中。

  像比音勒芬的小领T,就采用了“微八小领型”的专利,更贴合中国人的脖颈弧度,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呈现,在舒适、耐穿、耐洗之外,为消费者带来了区别于一般有领T的独特穿着体验和精神气质。

  前几年,经济界曾有个经典的追问:中国偌大一个国家,为何造不出圆珠笔头的钢珠?这个经典的制造业之问其实也说明,科技创新不只关乎大国重器,更关乎日常生活,哪怕是一件简单的T恤,背后可能也是林林总总的研发设计、技术创新门道。

  “边际增益理论”认为,将所有的零部件细节打磨好,哪怕改进只有1%,汇总起来之后,整体性能也会得到显著提高。

  在细节打磨上持续用功,将先进的研发设计理念和创新精神,嵌入服装生产的全流程,这种长期主义思路,使比音勒芬的产品有了更强大的功能性和附加值。

  在多品牌的发展战略下,比音勒芬不断延伸品牌内涵和扩展消费场景,目前已拥有比音勒芬、比音勒芬高尔夫和威尼斯狂欢节三大品牌,能一站式满足中产及以上人群多场景的着装需求。与此同时,比音勒芬也在逐步加快“出海”步伐,收购全球奢侈品牌“CERRUTI 1881”和“KENT&CURWEN”。

  2022年开始,比音勒芬高尔夫系列单独开店,独立运营。也是在这一年,比音勒芬开始新一轮战略升级,宣布聚焦T恤核心品类,打造“比音勒芬T恤小专家”全新品牌“slogan”。

  锚定中高端消费人群,聚焦垂直细分赛道持续深耕,形成品牌价值沉淀,再通过T恤来扩展产品序列,拓宽品牌护城河,打造第二增长曲线。

  高尔夫运动服饰的细分赛道,非但没有束缚比音勒芬的发展,反而让它具有更强大的研发设计优势和衍生能力,推动产品的迭代和新生,实现品牌的长效增长。

  去年去世的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曾说过,在酝酿多元化发展时,企业家必须审时度势并保持冷静,面对所谓“热点”和“风口”,不能没头没脑地一哄而上。只有以自己所擅长和精通的领域为基础,在其“延长线”上寻求多元化发展,才能走出一条成功之路。

  现在,在服装行业刚刚度过疫情寒冬,正在等待复苏的时刻,比音勒芬已经找到了它的“延长线”。